2025年9月18日,电子信息学院在05C401举办“智汇电信”学术论坛第十三场报告会暨电子信息专硕课程《行业前沿讲座》第二讲。本次论坛由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秦玉鑫主持,特邀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博士、李辉教授作题为《大模型赋能科研创新》的学术报告。李辉教授曾赴美国北卡农工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访学,长期从事无线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此次报告引起了学院师生的广泛关注。

讲座伊始,副院长秦玉鑫致欢迎辞,对李辉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讲座既是“智汇电信”学术论坛的重要环节,又是对拓展师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报告中,李辉教授围绕“大模型赋能科研创新”的主题展开。他首先从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谈起,梳理了其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决策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并指出大模型在知识获取、跨学科交叉和科研范式变革中的深远影响。随后,他结合自身在无线通信与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积累,分享了大模型在科研场景中的应用探索,包括如何通过大模型辅助数据分析、优化实验设计、提升科研效率以及推动跨领域融合创新。

在技术原理与应用案例方面,李辉教授重点阐释了大模型的核心优势,如强大的知识表征能力、开放的迁移学习潜力和多模态信息处理能力。他展示了团队在智能通信系统优化、复杂信号处理及科研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强调大模型在推动科研智能化、加速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李辉教授也深入剖析了当前大模型应用所面临的算力成本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适配性不足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考与发展方向。
在报告的最后,李辉教授寄语青年学者,要在科研过程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持续的学习热情,积极拥抱新技术,善于利用大模型赋能科研,推动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分析透彻,既展现了大模型在科研创新中的前沿价值,也为电子信息学院师生进一步思考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