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老版回顾
首页 > 团学活动 > 正文

电海引航|电子信息学院“红芯青年”实践团暑期实践纪实(二)

编辑:张敬轩 审核:葛畅 时间:2024-09-03 点击数:

7月14日,我院“红芯青年”实践团在张敬轩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兰考县文化交流中心,切实感受兰考发展变化,深刻领悟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什么是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1922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曾任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组织安排焦裕禄到兰考县工作,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常常顶着大风沙,去查风口,探流沙。他带领调查队彻底查清全县大小风口84个、大小沙丘1600多个、9条河流发生淤塞的62个地点。“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人民一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走来,使国家越来越富强、民族越来越兴盛、人民越来越幸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无数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跟党走,他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是共存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在展览馆中,队员们通过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了解兰考如何从一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的地区变成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的现代化新兰考。

馆内陈列的文字、照片、实物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一生。一件件饱经风霜的物品,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将队员们带到当年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的震撼现场,缝着补丁的棉鞋、破烂的布衣、破洞的藤椅、摇摇晃晃的老旧床板,这些陈旧的物件整齐地摆放在玻璃展柜中,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展现着昔日这位朴素的人民公仆是如何在风霜尘土中辛苦工作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通过本次参观兰考县文化交流中心,使得队员们跨越时空去触摸历史时空脉搏,使红色基因得到传承。尤其是通过挖掘展馆中各类文物和展品背后所蕴含的红色故事及其历史价值,从而建筑起情与景相统一、事与物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带队老师张敬轩说道。

本栏目最近更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371-61912130
Email:zngc@zua.edu.cn
zngc@zua.edu.cn
学院微信
Copyright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999-2020版权所有
中国・河南・郑州 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邮政编码:4500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