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老版回顾

电子信息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学院始建于2003年,前身为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2008年4月成立电子通信工程系,2015年9月更名为电子通信工程学院,2019年1月与原计算机学院、原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合并成立智能工程学院,2024年1月学校进行学科学院调整优化,成立电子信息学院。学院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几经拼搏,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5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其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骨干青年教师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以及电子信息1个专业硕士点,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达1000余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已于2024年备案,预计2025年开始招生。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均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航空航天智能工程河南省级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航空产业技术特色骨干学科群、校级高峰高原重点建设学科,学院还参与共建软件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实验中心3个教学单位,其中电子信息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通信系统实验室、智能交通、嵌入式实验室、无人机创新实验室等24个专业教学实验室,总面积24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300万元。拥有电工电子、电路、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电路与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6个校级教学团队。拥有3个省级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航空信息产业学院、航空航天信息产教融合示范学院;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电子信息工程新工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人才培养基地:航空航天信息产教融合示范学院。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及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子线路CAD》。

学院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智能建筑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科研平台(含1个省级重点):河南省通用航空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航空电子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科创中原”智能网联无人车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河南省公共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科研平台:郑州市智慧港区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郑州市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州市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来,全院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郑州市科技局项目等各类研究课题150余项;发表论文37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索引SCI、EI、ISTP收录14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20余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部分研究成果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批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以及其他多个项目的支持。

学院坚持面向航空航天产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真贯彻OBE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与省内外航空企业、研究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组建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形成了学生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等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00多项次,获奖学生达300多人次。近年来,全院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就业率始终名列全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今天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全院师生,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以学校的综合改革为契机,团结一心、努力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和科技支持。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371-61912130
Email:zngc@zua.edu.cn
zngc@zua.edu.cn
学院微信
Copyright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999-2020版权所有
中国・河南・郑州 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邮政编码:4500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