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在06B211会议室举办了电子信息学院第十一场硕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学院多位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积极参与。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杨孩博士主持,研究生潘志敏、马钊和郭旭分别对《大规模卫星网络的高可靠性拓扑设计方法研究》、《基于轻量化模型的低空目标识别算法及实时实现》和《基于语义分割的道路裂缝检测方法研究》进行学术汇报,得到了现场教师的专业指导,同时与其他同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潘志敏同学以《大规模卫星网络的高可靠性拓扑设计方法研究》为题,介绍了现有卫星的发展,并且针对大规模卫星网络的动态性强、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快照划分与拓扑连接解决思路,最后对现有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之后研究进行了计划。
马钊同学以《基于轻量化模型的低空目标识别算法及实时实现》为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低空目标检测识别的背景与意义,发展现状,并对所使用硬件平台的整体架构、开发环境以及开发流程做了简单介绍。然后针对研究存在的三个难点提出了需要研究的内容,并对技术路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后续的工作和研究计划做了总结。
郭旭同学以《基于语义分割的道路裂缝检测方法研究》为题,介绍了Unet算法以及自己的裂缝检测模型,还介绍了SE注意力机制。首先详细介绍了SE注意力机制与Unet算法,并且将SE注意力机制加入自己的裂缝检测模型,并与之前模型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各性能指标均有提升,最后总结了以后的规划与目前的不足。
每位同学完成汇报后,现场研究生导师依次点评,讲述其自身宝贵的见解与经验。在热烈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中,我们对当前学术前沿动态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明确了方向。
至此,电子信息学院本学期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通过交流研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学术思想碰撞,锻炼了同学们的学术呈现表达能力,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学术素养,更为各课题组之间的交叉融合、成果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为研究生培养质量夯实了基础,是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协同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电子信息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常态化机制,打造更为完善丰富的师生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更多师生“迈开腿、走出去”,参加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传播电信声音,打造电信品牌。